Reborn Every Seven Years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们的一生其实可以活很多辈子的…… —-李笑来”

没有任何工具能够直接令人进步。真正使人进步的其实只有两个字:践行。切记:只有行动才能发生改变。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 ——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 —— 这就是践行。
我这哪里是对自己狠啊?这根本就是对自己的爱惜啊!
想到了,学到了,就当真了;当真了,就当真做了,且真的做到了,这才是践行。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与创作。讲道理的人很多,践行的人很少很少。


personal photo

我们就好像计算机一样,通过不断打磨、升级概念与方法论来升级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获得重生 —— 对我们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至少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
第一年可以像苍蝇一样左冲右突,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像蜜蜂一样,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飞行。
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刻意训练并不依赖任何运气,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越是早期,越应该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磨练技能)。我们就是相信学识决定一切。

我们崇尚自学,认为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尚不成熟。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我们相信本质上一切都依赖学识。
我们相信一切的努力都遵循复利效应,只要有耐心,通过积累,就可以达到之前无法想象的效果。财富、能力、魅力,以及抵御变故的能量…… 都是靠积累获得的,都有复利效应。
我们相信惊喜(serendipity)其实是复利效应的终极体现。我们总是尝试着融会贯通……

学习其实很简单,核心只不过是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概念,不断总结与之相关的方法论。
这样的朴素总结,使得我们很容易量化自己的进步 —— 看看自己过去一段时间里习得、打磨的概念与方法论数量就可以了。
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也很清楚:生活没有随之改变,就是没学会、没学好 —— 因为只有践行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手段。
我们不需要榜样,我们要成为他人的榜样。

要经常全无功利地学习 —— 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意外好运。我们向任何人学习,只要他们有长处,我们知道研究别人的失败比研究别人的成功更有价值。

我们珍爱家人,知道那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关联。我们珍惜朋友,清楚他们的价值,也时时刻刻在寻找战友;
我们寻找共同的价值取向,我们渴望改变自己,也渴望与战友共同参与到这个世界的逐步变好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努力把学习变成乐趣,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下一代 —— 聪明不能通过基因遗传,但绝对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

我们不花时间与他人争论,我们只为了弄清楚事实而讨论。我们不鄙视他人的能力 —— 我们自己曾经也能力不足,我们倒是不怕自黑,不过,我们更愿意与那些欣赏我们的人共同成长。
我们懂得如何调整焦点,我们会主动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情绪之中,我们会用时间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情。

我们不是圣人,肯定不小心会犯错。做错了事,我们不会逃避,我们不会只用嘴道歉,我们会想办法尽力用行动去弥补,只有这样做才能证明我们是负责任的人。
犯了错,我们会认错;若是当初选择错误,我们会接受后果。
我们量力而行,我们知道自己不断进步是为了即便出了更大的错误或者麻烦,也依然有能力承担、承受。
生活中我们早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它也总是反复无常,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调整模式,在极端的逆境中,我们也会想办法不被击败。


personal photo

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重生的手段倒也简单:学习。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

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所说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是由三个动词构成的句子;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是动词。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要先学会学习这件事儿然后再去接着学习,这样才真的有意思。真的不是“学啊学啊学”的意思,更不是所谓的“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把时间当作朋友》

一本讲“如何正常、正确思考”的书籍,而不是一本“时间管理书籍” —— 因为时间其实不可管理,所以还是最好管管自己罢。
而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耐心等待正确的结果出现。
所以必须学会正常、正确思考,否则想错了的话,就做错了事情,做错事情的时候,效率越高越可怕,不是吗?
选择了正确的事情之后,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一切都靠积累”。

史蒂夫·乔布斯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你无法连接未来的点,你只能连接过去的点。所以你只能也最好相信那些点终究会连起来。
乔布斯就是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这是他最可贵的地方。他是神一样的销售,他创造奇迹 —— 别人做不到他却做得到的事儿就是奇迹,这很朴素的道理。他把东西做到最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苹果也有很多不可理喻的地方,但不重要了,因为其它地方实在是太好了,好到用户无法舍弃的地步。就是这样。

李笑来
当年我费尽周折应聘进入新东方,对我个人来说,是个突破。小时候学了点编程原理得过大奖却没能够被保送进清华但终究有点计算机常识;读了完全不喜欢的会计专业却因此收获了最重要的知识:概率和统计;因为本专业并不精湛所以毕业之后只能去做销售却因此锻炼了演讲能力 —— 就是这三点使得我在突破之后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突破是突破了,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设计”,却也不完全是“偶然”。

再后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创作,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突破。教写作不是我的计划与设计,只是教阅读的我听从领导安排去教大家不愿意教的课程 —— 没人愿意教写作课,都觉得费力不讨好。为了教好,自己就要学好,写好。前后写了大量的英文文章,反过来中文竟然写得比以前更清澈了,我自己也没想到。而最终提炼出“时间不可管理”,其实是在写作过程中闪现的“灵感” —— 这一点从我最初给那系列文章取的名字就看得出来:《管理我的时间》…… 在反复折腾中抵达了一个之前完全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

创建 Knewone,收割大量的比特币,创建比特基金,参与若干个创业项目,甚至像是玩票一样的 Telegram 第三方客户端 Dove…… 这些都是今天我正在做一个教育类社群的成因,但还是相同的类比:是破冰,而不是登山。哪怕在 2015 年的 10 月份,我还没有彻底明了我最终做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整个破冰过程是 2015 年的 11 月才开始的,然后我就看到了另外一个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世界……

很多道理上清楚正确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真的去做。

绝大多数人,差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和一点点的训练 —— 如若他真的有一颗不甘的心。恰当的机会、恰当的训练,就是可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 —— 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重生”。

鸡汤

所谓的鸡汤,其实正确的概念名称应该是:进步方法论

爱因斯坦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笨蛋

别笑,别以为自己不是笨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或者必然曾经是。

复利效应

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继承资产,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我们运气真的很好。
我们恰恰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且越来越容易、且变现金额越来越大的时代。在没有继承资产的情况下。我选择了知识积累,并且笃信知识的效用 —— 我知道、我相信,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知识会变现的,而且它一旦变现,很可能瞬间就能抵消过往所有的挫折。结果呢?所谓的“许多年之后”,在我 39 岁那年(2011)的时候来临了……


personal photo

“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又叫做第二宇宙速度(Second Cosmic Velocity)

第一宇宙速度是 7.9 km/s —— 用这个起始速度发射,航天器可以环绕地球飞行;
若是起始速度超过 11.2 km/s,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那么航天器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离地球……
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可以让航天器飞离太阳系,
第四宇宙速度,大约应该是 52.5 km/s,能飞离银河系……


personal photo

航天飞行器怎么飞起来的呢?科学家们要考虑的是这么几件事情,航天飞行器的重量、起始的速度、可携带的燃料数量 —— 要命的是燃料箱本身也有重量……
所以,科学家们想出来的办法是,飞到一定高度之后,把一节燃料箱丢弃掉(jettison),降低飞行器的重量;再飞高一段距离之后,还要再丢掉另外一节燃料箱……


personal photo

知识是有能量的,且不受“重力加速度”的限制。

你的商业计划就是你的赚钱计划。

既然商业计划就是赚钱计划,这样朴素的描述,使得衡量商业计划的标准特别简单:

你可能赚到多少钱?
你最快多久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注意措辞:是“可能”,不是必然,不是必须。另外,快不是一个单独的变量,数量和速度放在一起才有意义。
获得经济自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朴素的思考、朴素的方法论、朴素的践行

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的积累,从使用实名那一瞬间开始……
认真给自己找乐子的人没办法不招别人喜欢。
新鲜感其实完全是可以自己创造的麽!
我今天的写作能力也是通过很长很长时间才磨炼出来的。
你的苦没人知道。所以,从此坚决不抱怨。
但凡有点办法的人,就忙着做事去了,抱怨、诉苦管啥用啊?这就是我的看法。
没人害你,你也可能很倒霉。
关键时刻,谁都帮不上忙,只能靠自己。

灵感
灵感更多的时候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创作的起点。


personal photo

评论

不删除评论是很重要的,先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 “你有表达的的自由,我有捍卫你表达的自由的权利”,只说说这对自己的用处:
若是真能做到心平气和,那些反对你的和辱骂你的留言和评论,作用很多:

  • 给你一些线索去理解那些人的思考方式;
  • 偶尔你会发现自己的表达不清楚才招致误解;
  • 还有些时候恰恰因为它们的存在而能确认自己确实是对的……
    绝对不删除任何评论,在那几年里给我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性情真的淡定起来,开始变得很难生气或者难过。

情绪

许多年后,我一直觉得那段经历是我幸运的起点之一,因为我后来的淡定的性格,几乎真的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情绪的鸿沟,只要真正跨越一次,就真的不可逆了,因为你已经明白一个道理,情绪与目标无关,相对于“达成目标”只有行动才是相关事件。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差一点成功了。
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主动、创造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卖我自己创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但我知道我要成为一个有创造产品能力的人。
在那段时间里,我做出了我人生第一个重大的主动的选择。
这次的选择,却是主动的。我在挣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必须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
这次的选择,其实是含混的,我甚至不知道将来要创造的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必须成为能创造的人。
从 28 岁那次的主动选择之后,做出主动选择的难度在不断降低,所以,这一次再做出一个主动选择就很自然了。
所有的重生都是主动的选择。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自欺欺人

我在某次事件中义愤填膺地觉得“不公平!”,并且四处游说…… 可事后反思的时候,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只不过是“分一杯羹”。
在自欺欺人的状态下,很多卑劣的行动好像一下子就“理直气壮”、“光明正大”了似的;等冷静下来开始反思的时候,觉得自己每个毛孔都是肮脏的……甚至连呼吸的声音都是猥琐的。
高品质生活完全从停止自欺欺人开始……
我逐渐开始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抢占道德制高点是特愚蠢的事情……
人们抢占道德制高点,只不过是被“自欺欺人”的心理所左右。我开始不怕被人们用道德的理由指责我了,我甚至开始懒得争辩,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他们舒服他们的,我舒服我的,其实可以互不干涉,只不过是他们以为他们的干涉有用而已,我要是像之前那样一不小心就真的被他们干涉了,那才不划算呢。

犯错

人总是会犯错的——本质上来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运气不好,因为故意犯错的人是坏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 犯了错之后,绝大多数人只用嘴道歉。
  • 表现更为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想办法证明对方也不是个好人……这些人其实已经差不多是坏人了,
  • 再下一步就是用嘴道歉之后得不到原谅就说你小心眼啊、没风度啊、不够意思啊什么的,这样的人比坏人还坏。
  • 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这其中可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但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就不再是自己。

Live with it! —— 这是我在电影里听到的最震撼心灵的台词。是啊,很多事,最终就留在那里,好啊、坏啊,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挥之不去,一辈子都与你相伴。
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渐渐地感觉自己干净了一些,清爽了一些,也因此感觉自己真的重生了。
那几年过后,我开始变得宽容起来 —— 真正的宽容 —— 因为我自己是“走出来的人”。那“自欺欺人”就像个牢笼,何止啊?干脆是个“Panopticon”,我自己走出来了,就好像成功越狱一样,当然明了走出来多难,当然知道在里面多苦,不是吗?

严于律己、宽于律人,对我来说不再是一句“有道理的废话”,而是清楚的实践。而且,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实践”。
严于律己,其实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效率;
严于律人,其实等同于降低自己的效率,或者用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允许他人拖累自己的效率。
与此同时,严于律人的副产品常常只不过是“凭什么让他们占便宜?” 或者 “我也不必当个好人罢?” 之类的特别容易转换为行动的愚蠢想法。
自我治疗成功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从此不害怕追求进步了。从此不再容易自卑。

“年轻的时候做了蠢事是正常的” —— 何止“正常”啊,简直是“必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做一些这样那样的蠢事,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能够成长到可以承担那些责任,修复那些错误的地步 —— 大多数人不能。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不曾做过蠢事,即便有一天在某方面成功,也要永远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蠢事,也要 live with it,扛一辈子……

自信

人要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而对现在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自信、自负、自卑其实都是无意义的,要现实才对 —— 错了就是错了,蠢了就是蠢了,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愚蠢。
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自信,而不是对自己的现状自信……
我能够真心为了别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说明我终于有了真正的自信。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自卑

该自卑的时候就得自卑。生活中遇到问题,就犹如遇到一个已经被锁上了的锁头,而那钥匙一定不在锁孔里,否则那锁头一拧钥匙就开了啊。遇到打不开的锁头,当然要到其他地方找钥匙,而不是盯着锁头发呆。找钥匙所耗费的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很久。“彻底消灭自卑”的钥匙我找了三十多年…… 找到之后才觉得自己好笨啊!

  • 停止嘲弄他人
  • 忘记自己的优点
  •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自省
自省真的是个艰苦卓绝的事情,虽然说起来的时候总是可以做到显得云淡风轻……

比较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 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为了自己有更好的未来,所以今天必须足够努力,反过来,今天要更加努力,也正因此才对自己有更好的未来确信不疑。(又一次 X 值相对下降,Y 值相对提高……)

错过

错过的原因,无非是一个念头,一个当时想当然的念头而已。这是个活生生的“ 一念之差 ”的例子。
想当然的念头,常常来自于周遭环境,一团乱糟糟的东西打成包,直接植入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最要命的是它们通常还处于底层,所以才想当然,所以它们的害处才不易察觉。
比如,“学外语很难的!” 就是个这样的“想当然的念头”,被打包植入了我们的操作系统,乃至于我们不由自主地变傻了……

观念

人与人的差异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上面让我错过一辈子的,就是个落后的观念: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
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的,竟然都是很小,却又不成比例地重要的环节。

想当然与认知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 ,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很多其实很重要的建议,常常只不过是因为陈述过于笼统而难以传递,难以接受,难以践行。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类比计算机

我们自己其实就是这样的计算机,“厂商”(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也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 —— 即便他们并非故意……
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真的跟计算机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IO 系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
人和人之间很不一样,就好像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也很不一样。有些人的中央处理器(头脑)更强大一些,有些人的内存容量(记忆力)更大一些,有些人的硬盘空间(笔记与藏书)更大一些,有些人的显示器(外表)更漂亮一点,有些人的打印机(写作能力)相对比较高效,有些人配置了网卡(沟通能力)所以可以连网,有些人则不连网,有些人的带宽(沟通有效性)很足,有些人的带宽很小,有点人在互联网上(开放),有的人在局域网里(封闭)……

操作系统升级

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构成
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硬件升级

所有的体育运动本质上都是在升级“硬件”。熟练使用工具,也是“升级”硬件的一种方法。
很多人长期不升级自己的“硬件”的根本原因只不过是“没想到”罢了。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科学与信息 VS 房子与砖头

科学确实是由信息构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砖头盖的一样。可问题在于,正如仅仅一堆砖头放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其为房子一样,一堆信息放在一块儿就叫科学,有点不像话……

创造类比

创造类比本身就是难度很高的活动,一般人做不来

  • 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储备,才能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找到真正合适的、最恰当的那个“参照物”;
  • 之所以能找到最恰当的,不仅仅是找到最“像”的那个,还要仔细搞清楚“不像”的地方究竟有哪些,以免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出现偏差……
    类比也常常是产生“融会贯通”的手段。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幸福 VS 商业

…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and all unhappy families are unhappy in their own special way, is not true in business, where I think all happy companies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y’re doing something very unique. All unhappy companies are alike because they failed to escape the essential sameness in competition.
(这是个反向类比——即,你别以为它们一样,其实它们刚好相反……) ……据说,幸福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自的不幸;在商业世界里不是这样的,我倒是认为所有的幸福公司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而所有不行的公司倒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没能脱离竞争的相同窘境。

编辑 VS 管理

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 learned at Square is the concept of editing. And this is the best metaphor I have ever seen in 14 years of running stuff, of how to think about your job. 所以我在 Square 学到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编辑”的概念 —— 这是过去我在管理员工的 14 年经历中所遇到的关于如何看待(管理者)工作的最好隐喻(类比)。

“像”与“是”
不小心混淆了“像”与“是”的人,在用类比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接着下一步要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 因为新事物已经等同于(是)旧事物了,那就没什么需要“理解”的了嘛!更没有了继续研究得必要……
理解了那“像”的部分之后,还要继续探究那些“不像”的部分,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那些“不像”旧事物的部分啊!
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暂时先克制寻找类比的冲动,因为不恰当的类比还不如没有类比,甚至,不恰当的类比干脆相当于有毒,会麻醉我们的大脑,阻止我们有效地思考。
我总觉得,在对新事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再去找类比不迟;而对新事物有足够的了解,也是有能力找到精妙类比的前提,万一找到了,可以自己用来辅助面向他人的说明,或者作为帮助他人的辅助理解工具…… 找不到很好的类比,也很正常。
好的、精妙的类比超级炫酷,可还是要小心为妙,因为类比真的影响思维。

成功类比

好像人们都喜欢用“登山”去比喻成功的路径,也许“攀登”这个词本身就给人“进取”的印象罢。


personal photo

可是长期以来,我觉得我所遇到的所有成功与突破,都更像是破冰。我总觉得自己站在一个冰原之上,特别想要把脚下的冰砸开……


personal photo

可无论是我使劲跺脚也好,满地打滚也罢,我总是没办法一下子成功,一下子突破。若非换个视角,或者谁给我个透视镜,我真不知道那冰实在是太厚了……


personal photo

往往是就好像我在冰原上四处游荡,四处猛砸,猛凿,有时深,有时浅,有时候甚至可以从冰缝或者冰洞里看到冰下的水,可那冰就是那么坚实,我死活都没办法破冰而入……

还记得美剧越狱里主角是怎样运用胡克定律凿开那堵厚厚的、“坚不可摧”的墙的吗?


personal photo

终于破冰的那一瞬间,我的感觉就是,过往我砸过的、凿过冰缝、冰洞,终于以某种方式(几乎肯定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形成了一个三角,力学原理瞬间爆发,那冰一下子大面积破开…… 于是,我终于“入水”了。
把登山当作类比,与把破冰当作类比,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把登山当作类比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为“突破”是看得到目标的事情 —— 因为山顶就在那里。把破冰当作类比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不太在意那个可以看得见、想得到的目标,很理直气壮地明白:我要去的是一个现在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但肯定是不一样的世界。

概念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我们要持续升级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
我们描述一个人能力不够,或者全无能力的时候,经常这么说:xxx 在 yyy 方面根本没概念。
司机坐在车里,有完全看不到的盲区
车这东西,真不是司机想停下来的时候就能瞬间停下来的……
行人在晚上穿着暗色衣服在路边走非常危险……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上火”就是一个早就应该抛弃了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炎症”,或者“维生素供应不足”。

独立思考

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读书

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
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那些之前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安装了很多个“传感器”,一旦听到有人提到它们,因为熟悉,脑子里就会有反应。
若是之前完全没有过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在脑子里根本不存在,那么在走神的时候,即便有人在身边提到那个东西,大脑也全然不会有所反应。

教育

今天学了什么呀?
那 xxx 是 yyy 吗?
那 xxx 为什么不是 yyy 呀?
那 yyy 有什么用处啊?
那我这么用 yyy 可不可以啊?
今天有谁把 yyy 用错了啊?
……

阅读速度
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理解速度。
输入是为了处理啊,胡乱处理,甚至无法处理,输入了也没用啊!
读书不是吃东西啊,读书就算有点像吃东西,那也是要消化了之后再排泄啊!不消化很难受的好不好?
若是阅读速度快就可以了的话,那么谁都拼不过复印机了罢?开什么玩笑?!

固守与进取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 —— 省的丢人。
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面对同样的压力,这两种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固守型的人,在压力下表现会更差,表现差会进一步导致他全方位溃退。
进取型的人,在压力下反倒可能更有动力,因为历史经验反复告诉他自己总会越来越好的……

X和Y评测

固守型、进取型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来自于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Halvorson 博士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小调查文件,用来让读者自行判断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人:
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给每一个问题打分。一点都不同意,是1分,非常正确是6分。

  1. 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2. 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3. 我常常寻找开发新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4. 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5.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6. 我努力和朋友及熟人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
  7. 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8. 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9. 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10. 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11. 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12. 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 X。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想家之后除以5,记为 Y。
最终,你的得分中,X 和 Y 哪个数值更大呢?
X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表现导向”(Be-Good Type);而 Y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进步导向”(Be-Better Type)。

有个简便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 X 值是否过高?“你只要看他是否害怕被他人嘲弄?”
固守型这类人的主要特征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无法进步。

压力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慢慢吓死的……”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成长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这样的描述使得“成长”多少可被量化 —— “可量化”很重要,因为量化的结果是最好的反馈。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
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而这本身,也是“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
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
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沉得住气,其实是学识 —— 学识决定一切。

非议、争论,与鄙视链

所谓的“超常的应急反应”其实是可以提前通过各种假想和预演提前反复练习的……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
面对非议的时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弱者的逻辑都一样,奇葩而又自洽
爷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谁都喜欢?
自己错了,就承认,并且想办法承担后果 —— 我觉得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而别人错了,承认与承担都是别人的事情,用不着我去操心;如果那错造成了我的损失,可也无法上升到法律保护高度,那我就懒得追究 —— 因为我自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为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样的地方,甚至连生气的必要都没有,大好的人生在等着自己,哪里有功夫理会那些?
你所处在的那个位置,常常会决定你的视角
“有些事情跟处女就不要说了罢” —— 这是一个很好的类比,因为有些人的立场,是不可能有另外一些体验、经历所支持的。这是一方面,于此同时,“有些话跟已经离婚的人就别说了罢” —— 这还是个很好的类比,因为有些人的立场,是不再可能有另外一些体验经历所支持的,因为他们已经确定不会有“百年好合”的结果了。

你手里攥着某个公司的股票(数量很多),那么你的立场就与那些光说不练的股评师不同;跟那些买一点见好就收的短线操作者不同;其实你的立场通常也与董事会那些大股东非常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争论,其实并不是道理上的冲突,只不过是视角不同、层面不同而已。

最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得到了印证自己想法的结果…
相信“压力影响健康”的人,健康就真的受到了影响;相信“压力不影响健康”的人,健康就真的没有受到影响 ——
这种观念影响结局的现象,使得有些争论永无平息之日,因为从争论双方各自的视角来看,自己都是天经地义地正确的!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争论的冲动常常来于自己的弱小。
人微易怒。弱小的个体更容易闹情绪,若是有情绪掺杂,那么言论就越发地不靠谱,不靠谱的言论又掺杂着更多的情绪,恶性循环生生不息。
彻底逃离鄙视链。
有些事情,尤其是倒霉事情,其实是自找的
鄙视链也是一样的,那是个循环嵌套的局,一旦置身其中,必然会反过来被鄙视,早晚而已,私下或者公开,谁都逃不掉。不想被鄙视,就别在那个局里。事实上,即便你挣扎着脱离了那个局,一样会被莫名其妙的人鄙视,只不过,因为你自己不在那个局里,所以你清醒,所以你知道,那鄙视是那个人的幻觉,跟你完全没关系。
时常反省,就会知道鄙视与争论一样,通常是自身弱小才更容易产生的冲动,常常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嗯,被鄙视,其实是自找的。

计算机

计算机是由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极少数人 —— 比例上来看可能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 发明并持续研究完善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通信协议

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的通讯,是需要共同的协议支撑的,不使用共同的协议的计算机之间没办法通讯。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协议是 TCP/IP 协议。TCP/IP 协议的运行机理大致如下:
网络上有很多台计算机(A ~ Z)相互联网,它们之间使用相同的协议传输数据……A 若是需要传输数据给 Z,那么之前需要 A 与 Z 握手三次,才能确定连接有效……

  1. A 必须先把数据切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块,然后逐一传输出去……
  2. A 送出的每个小数据块,到达 Z 的路径每次都可能并不相同:不一定是直接的 A-Z,可能是 A-B-X-Z,可能是 A-X-C-Z,也可能是 A-B-C-Z…… 反正是个各自相通的网络么,所以,无论选择什么路径,只要能够到达就可以……
  3. Z 一旦收到了小数据块,会发出回执,A 收到上一条回执之后就会发出下一条,若是在设定的时间窗口中未获得回执,则判定传输失败,放弃继续传输……
  4. 直至所有数据块全部发送完毕,A 收到所有收据之后,再发出一个“发送完毕”的消息(这个消息也会返回一个收据),Z 在另外一端再把所有数据块按照顺序拼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

沟通借鉴

很多事儿,其实很复杂,想要一下子说明白,一下子让对方想通,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必须把整个事情提前拆分好,分清楚主次,分清楚先后,然后一件一件地来,并且在这过程中,还要反复确认确实沟通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1. 我要做好至少尝试确认三次是否真的可以开始沟通;
  2.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至少有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两种),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某种方式上;
  3. 我要有个办法确认每次沟通确实成功;
  4. 如果事儿足够大,我就会切块,分步沟通;
  5. 总而言之每个环节上都一定要有清楚的确认机制……

夫妻为什么吵架

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门当户对”,其实就可能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可兼容的操作系统”
“三观不和最伤感情了……”,其实真的不是玩笑。的确如此,从某个角度望过去,所谓的三观,就是在说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保持对异性的魅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为什么婚姻中普遍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我的解释是很简单:七年就是一辈子,一辈子都过去了,下辈子还要过同样的生活,多腻歪啊。

  • 底层概念差异
  • 主次不分
  • 价值观不同
  • 立场不同
  • 历史不同
  • 无仲裁
    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步减少吵架频率的方法论无非是:共同“创建”协议,共同”遵守”协议,共同”升级”协议……

身边还有很多原本应该很亲近但实际上却不那么亲近的人 —— 亲戚。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亲戚竟然是最难与之共同成长群体,也许是现代人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罢。
另外一个群体也是如此,老同学 —— 明明心里有那么多的亲近之感,但确实早就失去了共同成长的机会。那怎么办?
在自己的大脑里也多创建几个虚拟机才对啊!这真是非常先进的方法论!—— 说多少遍都不过份:向计算机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教书的时候,之所以被学生“感觉教得好”,无非就是相当于我在脑子里开启了一个与他们一样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所以我知道他们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才有清楚的解决方案啊……

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
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
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当期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我的意思是说,“负面的复利效应”……
首先,不能生气。
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
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

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
吃不起亏,就很容易生气;很生气,就很容易失控,最终无法解决问题,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得不接受不好的结果,于是恶性循环……
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 因为想不明白而抓耳挠腮的时候多的去了,实际上,我自己天天都有生气的时候,气自己为什么那么笨,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能解决问题就不用生气了罢。

什么是朋友?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自己开始为这个类别增加了一个原则:轻易不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生怕伤到这个稀缺的存在。不是不,而是轻易不,这其实是一种尊重。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的存在,朋友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对朋友、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1. 依附
  2. 独立
  3. 共生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维系任何一个关系,都需要有一个主动的人存在,否则,总会渐渐淡忘。这当然也是很多朋友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能跟我保持联系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必须认真选择值得花时间的人,否则不划算。于是,我有了几个简单的标准,作为我甄别朋友的方法论:

一技之长
追求进步
真诚热情

所谓的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
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所谓的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局面。
不要说多人,就是两个人交往,也最好尽量避免求人的状态,这样的关系没办法长久。最好是能够创造一个两人共赢的局面,各自都开心。这不太容易做到,但肯定值得为此多花时间做功课。

有些人别说战友了,连朋友都做不得,尤其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他们总是毫无主张(就是其实没脑子),遇事总是各种纠结(还是没脑子),要么唉声叹气地抱怨,要么无能地暴跳如雷(反正就是没脑子)……
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当机立断地断舍离,顶多偶尔为他们打开一个虚拟机,应付一下,但有一扇大门一定要直接关掉,让他们绝对没办法进入属于你的那个领域。

朋友不会自动变为战友。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朋友才可能转变成战友:
共同目标
并肩战斗
共享成果

找到共同的目标,并且经过沟通,确立共同的目标,这很重要 —— 否则没有战斗,就算有也是各自的战斗。有了共同的目标,才有并肩战斗,才有同甘共苦,才有荣辱与共,才有出生入死,才有共进退……没有共同目标的,不是战友,是狐朋狗友,不是团队,是团伙。
所谓战斗力,长期来看,是脑力,而不是体力,核心是学习能力。要先把自己变成战士,然后才有资格寻找到其他的战士,找到共同目标之后,成为战友,然后共同浴血奋战,达成成就。看看历史书吧,有一个生死战友,就很厉害了,陈胜、吴广,各自只有一个真正的生死战友;有两个生死战友,就可以桃园三结义了……创个业什么的,根本不是什么事儿罢?
所谓的领导力,其实就是带着战友战斗,然后自己成长,也帮助他们成长,帮助战友再找到战友……两三个层级下来,就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团队。

真正有用的书,一本就可能完全改变生活

做出真正好的东西,销售就好像是不存在了一样,放在那里就行 ——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把时间当作朋友》更是印证了这个看法,在免费版一直放在网上的情况下,印刷版销量一样也是多年逐步攀升。

把东西做到真好,直至最好,其实是最省心、最省时的方法论。它若是真的已经最好了,任何“推销”都是没必要的。不用费心给别人理论为什么我这个东西最好,也不用理论为什么你一定要买我的东西…… 完全不用。

不学习就要挨打,这肯定是真的。

做出最好的东西,不是不讲理,而是不用讲理了 —— 因为把东西做到最好,就是最大的理,这事儿都做完了,还有啥可讲的?你都把东西做到最好了,还有人说三道四,那就随他们去罢,忽略他们,过滤掉他们,没时间跟他们打交道,就是这样。

这是一个物资极为丰富的时代,这是个任何人都可以光明正大赚到足够多钱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没必要偷偷摸摸地赚钱,没必要昧着良心做事,没必要靠着雕虫小计讨生活。
我希望这不是技巧。这应该只是一个习惯:把客户真的当作好朋友。真的做到这点,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整个想法都可能变了。
别说不好意思,你就是不愿意把不好的东西卖给朋友的。甚至即便是好东西,也要三思而行,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办?
别说卖了,哪怕推荐都要自然而然地三思而行。

那些酒肉朋友,那些平日里跟你热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靠不住的。

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往往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世上看起来最好的一种状态:头上有光环。
光环效应同时可能是毁人的。光环效应之所以存在,并且能量巨大,本质上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无能力判断,甚至不知道自己其实完全无能力判断。于是,光环效应是迷惑人的,但创造者要抵御这股力量,不能被自己的光环晃瞎了自己的眼镜,灼坏了自己的脑子,要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做出更好的东西。

说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就是这样。
榜样其实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确实不断进步,就已经是神一样的榜样了……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烦恼,就痛苦;同样遇到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能解决,那你就高人一等;
别人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魔鬼在细节之中”,换个朴素的说法:细节很重要。说实话,我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但我很少把它当回事儿 —— 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
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没用。看看素描初学者的作品就知道了,看着石膏雕塑在纸上把头像上的某一只眼睛画得精准是完全没用的……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完美主义
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是不懂“永存问题”这个概念的,他们离这世界的真相太远,又不自知,于是脑子里追求完美,行动上永远做不到,真的是压力山大,最终都有自杀倾向,这是事实。

演讲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在讲演的时候,什么是足够好的内容?

  1.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2.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重视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3.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理解足够简单应用足够容易的方法论?(简单 vs. 复杂)

有一点问题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质上只是天真。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发展不够快,或者发展放缓造成的,够快地发展,持续地发展,相当于免疫力,大多数问题只不过是感冒,甚至不需要治疗,它们并不是癌症晚期之类的不治之症。

英语学习
很多人问我,零基础如何开始学英语…… 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知道, 大多数人根本不是零基础,而是负基础 —— 这是我不太敢告诉他们的事情。
很多人岁数一大把了(二十一岁在我眼里就是三把岁数了……),母语的语文功底还是几近于零,还想学外语,这不是负基础嘛!
因为,所有语言的基础元素都是相通的,尽管细节上有差异……

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完全不过关的,只不过处于“识字而已”的水平

  • 文章逻辑复杂一点,就各种凌乱,读不懂;
  • 文章篇幅稍微长一点,就根本没耐心看完;
  • 自己从来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 大多数人看别人写的文章只能不服气,却无法做到有理有据地反驳重点;
  • 很多人连个产品说明书都读不懂;
  • 连个租房合同都不会写,甚至不会读,最终要去打官司,然后还要吃亏;
  • 别说读书学习了,就是读个小说看个电影消遣一下,也常常被带入阴沟而不自知……

基础很重要! 这么朴素、简单、有效的建议,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没听进去过 —— 然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生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却又从不自知。

比如,国内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那些“一辈子都没学会主动查字典、用语法书的人” —— 这是个可以生出若干个上市公司的庞大产业,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教育,我只觉得那是在欺负人…… 不过,被欺负的人们在被欺负这件事儿上倒是主动得很,甚至享受得很,这真是颇有些令人意外。

再比如,各种庞氏骗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为什么呢?很多人没有过恰当的基础理财教育,不懂得 a) 10% 以上的利息就已经开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懂得 b) 本金安全比收益更重要(重要很多倍!)…… 就是这么两个基础概念的缺失,造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受害者,业内叫“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不一样”的观念

  •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 本金最重要。

反思自己年轻的时候,少不经事,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在自己其实压根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也把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
以为他们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甚至错误地把责任横加在他们头上 ,想想真是浪费,也真是不应该。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什么时候开始笃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好运的呢?大学的时候认真研究概率论的时候。
如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而有些事件是好的,有些事件是坏的,那么无论我现在遇到过的坏事儿有多少,好事儿还是会出现的,大小不同而已,早晚而已。这是多简单的道理啊!
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为什么倒霉事儿相对较多呢?两个主要的原因,

  1. 没能力和实力做出 主动的选择
  2. 没有足够完善的逻辑思考能力
    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笃信逻辑,精于推演,是 活在未来的关键。有些事情,有些选择,在做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倒霉,这样的事情不能去做。
    我做事情,该公开的都是公开的;此为其一,其二,我不做需要别人给我保密的事情,那样没劲。

不要给自己建造围墙。
围墙的作用除了可能提供一些庇护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让别人走不进来、也让你走不出去。
开放(Open)就是可以创造好运和惊喜的,无论在哪个领域。

比特币
这个例子我说过好多次了,我在 Twitter 上 Follow 了 18,000+ 账户,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觉得预先筛选信息对我有好处。而且从逻辑上看,我们明明要的是 信息 ,却通过 人 来过滤,这是效率相当低下的方式。

迄今为止,别人能看到的,在我身上发生的最大惊喜,就是比特币。

……当然还有更大的惊喜,只不过我没必要告诉别人而已。
我怎么知道比特币的啊?这并不完全是意外,一定程度上,这是我特有的方法论的结果。就是因为我 Follow 了那么多人,我才会有机会“随便扫了一眼,看到一个惊悚的新闻标题”:

“这个虚拟币价格超过了一美元!”
有些东西、有些知识,一旦知道了,就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从此装作不知道。于是我就开始去研究这个东西去了……

可问题是,如果我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给自己建个围墙,提前过滤了很多信息,只关注自己觉得重要的人物,那么我估计早晚也会知道比特币的 —— 许多年后呗。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每个真正习得过技能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出惊叹:真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用上!

学习 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 概念 。
那么为什么持续学习一定会产生好运和惊喜呢?理由也很简单,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只有节点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出现。要想办法认识很多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的人。
交流,可能是坐下来喝茶,也可能是读对方的文字,更可能是长期观察。甄别出那些有属于自己的高效操作系统的人,甄别出那些愿意打磨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人,遇到了,必须 马上连接。

一旦概率论确立,这世界上开始有一些人能够理解随机的概念,开始明白 这世上有些事儿是不讲因果的 。
你抛一个硬币,结果是正面,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反面呢?不是因为你抛了一个硬币,也不是因为你上一次抛硬币的结果是反面…… 没有原因。
反过来,当你抛出一个硬币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那是随机事件,所以我们也知道那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至于究竟是哪一面,概率是 1:1 —— 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结果,但我们确切地知道可能性。

学习的时候不要问有什么用,因为不一定在将来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本质上来看,这也是一种放弃直接因果判断,利用一定的随机性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在一些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因果思考与判断,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添加一点随机性,就是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DOS 是没办法理解 Unix 的。
人不能因为自己笨,就觉得别人也笨;更不能要求别人有义务跟自己一样笨。不过,我们反过来倒是能够理解,笨蛋不知道自己笨,即便别人指出来也不肯相信自己笨的。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成果这东西,跟之前提到的“连接”啊、“节点”啊一样,越多越好,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
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逻辑很重要、概率学很重要、统筹学很重要

  •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 保持开放
  • 持续学习
  • 创造更多的连接
  • 保留适当的随机
  •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成功 = 技能 + 运气

所谓“运气”,是完全不可控的,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也可能是“0” —— 即,什么影响都没发生。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不知道它是好是坏,也不知道它好坏的程度到底如何;我们只知道最坏的情况下,坏运气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与之相对,技能却是可控的 —— 通过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绝大多数技能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在“技能-运气”的横轴上,尽量选择去做靠近左端的活动,就是那些更多依赖技能,更少依赖运气的活动。下棋、学习,都是完全不靠运气的 —— 只靠积累。于此同时,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技能,而技能只能靠积累。
在技能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指望运气。因为坏运气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格外可怕。


personal photo

通过选择来回避坏运气。
选择很重要。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讲,人生就是选择。对于选择这件事,我的好朋友铁岭有个精彩的陈述:
所谓的(创业)成功,无非是解答题高手作对了选择题。

可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有选择的!更准确地讲,他们骨子里完全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说实话,我完全没办法理解那些不相信自由意志存在的人有什么接着活下去的必要……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层面做出更优的选择:

  1. 提高技能值
  2. 降低坏运气的绝对值

惊喜(Serendipity)

原本想象不到的好事儿“竟然”发生了……
或者反过来说也行,原本想象不到的坏事儿“竟然”没有发生……
甚至,原本想象不到的坏事儿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没有造成“毁灭性打击”……

学习(磨练技能)永远是创造惊喜的最根本手段:
当坏运气发生的时候,有能力抵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因为那些没有干掉我们的事儿会使我们变得更强(“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有首歌的歌名就是这句话。)……
若是没有能力抵御、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就铁板钉钉,又因为“因此要提前出局”所以要蒙受的损失大到无法估量……

所谓的学习,本质上是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让自己不被病毒打倒。这个类比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有必要主动给自己下毒 —— 这就是打疫苗的原理。你看,类比真的影响思维。

切换模式: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personal photo

问题显然不在眼睛上。因为瓶底朝着窗户,蜜蜂便不停地在亮处寻找出口,却碰到蜜蜂怎么也弄不懂的玻璃,对阳光的敏感和执着使它们不肯到瓶口 —— 那个黑暗的出口去。是呀,黑暗与出口怎么能联系在一起。
但是苍蝇可不管什么光明与黑暗,它们四下乱飞乱闯,瓶子又这么小,碰上瓶口的机会太多了,一群头脑简单、貌似全无所追求的苍蝇就这样获得了自由。

“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总有一天会倒霉。独立思考这事儿,说难也难,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别说独立了,连思考都不做;说简单就特别简单, 凡事儿多琢磨一会儿。一旦真开始想了(思考),就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收获多起来之后,遇到重要的事儿,一般都舍不得不想 —— 知道不多想想就会吃亏的。

思考过一根筋的窘境之后,怎么可能再是一根筋的人了呢?知识的获得就是不可逆的。
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 。在我找到“门道”之前,我就是一只苍蝇,乱打乱撞实际上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策略。
做销售,很快发现信任最重要;做教育很快发现榜样很重要;做留学咨询很快发现家长才是客户;做电商导流很快发现反向筛选客户很重要;做比特币很快发现买进来且拿住才最重要;做互联网创业早期项目投资很快发现行研最重要……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
经过如此这般的打磨,我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升级了的 —— 起码我的是有两个模式的操作系统,不是吗?多任务、多模式的操作系统怎么可能与“一根筋”的操作系统相提并论呢?
不仅要多模式,还要在很多重要的节点上多模式

调整焦点
为什么能够随着大势成长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呢?大多数人没有那样好的运气。 当一个大的趋势来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即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那大势如何为己所用。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开始有足够数量的人看不起某种因新趋势的存在而产生的行为模式的时候,基本上总是那个趋势要发力的时间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

  •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结果常常是,几乎所有的大势其实都与我没关系……

把焦点放在大势自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常常是一样的: 必须跨界 —— 自己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常常与那大势完全没有关系,也并不适合与那大势共存。
某个大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其他的事情更适合“顺势而为”,万一那些特定的事情恰恰是自己正在做的,或者是最擅长做的,那真是天大的运气;

有办法、有能力让自己变得运气足够好的人

—— 源自于我们有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1. 我们不断升级概念和方法论
  2. 我们多任务运行
  3. 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切换不同的模式
  4. 我们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转换不同的焦点……

我们就是那种勤于深入思考的人,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就是那种践行者。想到,就要琢磨清楚;搞明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行动,
在行动中继续思考,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行动中主动创造各种好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 主动选择”了。

微信公众号

跳进来,自己动手开始写的目的有这么几个:
我想知道这个生态里的每一个细节,不自己跳进来,只看别人做,一切分析在我看来还是“得来终觉浅”……
我从来都知道“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所以,虽然在这事儿上起步晚(那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在休息),但终归我需要一个信息传播通道,既然微信公共平台已经成了大势,我就不应该任由它把我自己落下;
我想验证一个猜想。在没有“早期初始红利”的情况下,什么样的 IP 依然可以迅速获得流量?我的猜想是:那些独特的内容 —— 那些打着作者独特印迹的内容,那些读者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内容,那些天然被搬运工拿走也带着作者独特印迹的内容;而在这一点上,我运气足够好,因为我恰恰懂得如何生产这种内容……
我认为如果我能短期之内集聚足够的流量的话,那我一定有什么办法,或者遇到什么机会,搞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果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之前尚处于模糊状态的念头开始清晰起来,很多之前在脑子里尚未关联起来的节点开始相互碰撞,很多昨天的想法在今天已经开始发酵,很多原本根本不可能认识的人(尤其是那些恰当的人)感觉在突然之间就从各个方向“冒了出来”……

“ IP 多维化 ”。只有一个维度的 IP,没有足够强大的商业潜力,最终只能沦为“发发广告收点钱”的奴隶 —— 这几乎是最没前途的商业模式。好的 IP 从来都是可以锻造出多个维度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相比火爆的《盗梦空间》,《星球大战》的 IP 更有潜力,因为后者早已是多维化的 IP,单单玩偶市场就大得不得了,且经久不衰,过去、现在,与将来;前者并非不可能多维,但相对后者明显在多维上有很大的劣势。

转换焦点,是整个征程的起点。 事实上,这就是我在多年后不可能再是一个托福培训教师的根本原因。每当我意识到某个大势存在,并且对之深入思考之后,得到的结论总是一样的:

我必须离开,我必须存在。
其实这里套用的是崔健的歌词:

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真正的大势,很少频繁出现,尤其对个体来说,能够感知的大势更少。

选择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

平日里人们评价“某一个人格局不一样”的时候,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指那个人关注的 焦点 不一样。
我们更应该 对自己的未来自信 ,前提只不过是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在挣扎着进步。
我们在自信这件事儿上,关注的焦点更多在于自己的未来 ,而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去或者现在。

我们不仅应该优先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要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自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呢?理由简单而又清晰,我们是掌握了方法论的人,
一旦我们通过研究通过思考,发现某个属于未来的大势出现的时候,我们早已调整过自己的关注焦点: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加长 —— 我想,在更长的一生中(好几辈子里),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总能逮到几个大的罢?逮不到,别怪别人。

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

任何一个在现实世界里运转的系统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个不完美的、不理想的、各种意外频繁发生的现实世界 。有一点错,就直接停止运转,那系统基本上就是个废物。
我们最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
绝大多数人在没有恰当训练之前,不懂得容错,就基本上跟废物差不多。看看那些易怒的人罢。有一点差池,他们就暴跳如雷,大脑充血,系统完全瘫痪…… 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其实他们比废物还可怕。暴怒的人不大像一个失灵了的冰箱,坏了也就坏了,暴怒的人更像失控的火车,要冲出轨道,毁掉停下来之前撞到的一切……

没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通常不够健壮,不够可靠。
这地球不是少了你就不运转了!
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
一切更为健壮的都要耗费更多的成本。
学习范围广了,思考更为深入了。
容错是自己的事儿。

自学
自己的灵魂必须自己塑造
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灵魂的工程师。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开始自学的人,越学越快。自学的人好比给自己的脑子开了个黑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因为那黑洞的质量太小,乃至于跟没有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洞的质量逐步积累,渐渐地,另外一个现象终究会产生 —— 很多知识就好像是“不由自主”地飞进他们的脑子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融会贯通。

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自学这事儿, 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不为自己做的事儿,做久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自然而然产生讨厌,产生抗拒,自然最终能放弃就马上放弃。

所以最终,离开学校之后,到了工作岗位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 给自己打工 ,而是 给别人打工 …… 这只不过是在延续他们长期的生活方式而已。

遇到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后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是一个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重要表现和进一步成长的前提。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儿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是啊,为自己做事儿,就肯定更努力啊!为别人做事儿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么!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1.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地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是最底层的价值观,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很难与不同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尝试着改造他们是全无意义的,谁都做不到
    —— 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改,可说实话这希望也太渺茫了。
  2.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霍金(Hawkings)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聪明是新兴的性感。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

拉馬克认为 用进废退 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最新的研究表明,拉马克可能是对的。有一项研究表明,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personal photo

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又因为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竟然是可以遗传的……
哇!这是多性感的一件事儿哦!并且,这世界有很多人是 Sapiosexual 的,只要够聪明,不怕无配偶啊!于是, 多读书罢,让自己更聪明一点,也为了下一代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书大抵上分为两种: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说实话,即便错过什么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个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帮我节约了多少时间,提高了多少生活质量。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
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 同样的道理,拿来一本书,不应该是抓起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最后……应该先看看目录,再看看附录,仔细读读前言,
也不妨在网上先扫扫书评……要先大致对这本书有个了解,然后再开始行动比较好。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绝大多数人除了输入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处理都没有。最终只有少数人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尽管这里的“输出”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伪输出”……
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一定要用起来。
不用,学它干嘛?这与我读书的原则也是相通的:不用认真读的书,读它干嘛?这与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活得精彩。
暂时用不起来怎么办?教!我总是重复这句话: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

  1.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2.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
  3.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聪明的操作系统总是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案、更多的可能性。

    万一想到了可以“出其不意”地使用的场景,那就赚大了,因为同样的东西到了你的手里却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你当然与众不同,也只能与众不同。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我就有个很长期的榜样:Bruce Eckel。我根本不认识他,也没有过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交往,连 email 往来都没有。他是 Thinking In C++ 的作者。十多年前,他在网上发布 Thinking In C++ 第一版的写作计划,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更新完成…… 毫无疑问,见识到有人这样,就成了后来我写书的时候“雷厉风行”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再反过来说,人家写书都可以这样,我们读书怎么可以拖拖拉拉呢?

    人群中的阅读量分布,大抵上应该是这样一个曲线:


    personal photo

    若是把年平均阅读,换成“一生平均阅读”,那条曲线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嗯,你之前见过的那个曲线, 人与人之间差的岂止 10 倍,100 倍都很正常 :


    personal photo

    在哪儿都一样,真正尊重知识的人就是少数,古今中外都一样。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学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根本没那么难,甚至很容易,能不能学,能不能学会,只不过是学习意识问题。

    网络时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了解牛人们在做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正在看的东西,是他们筛选过后的,常常有很大参考价值。注意,是“参考价值”,不一定是“价值”。
    (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Some Books for Software-oriented Humans,文章作者是 Pat Maddox, Rspec 核心开发团队 2 号人物。

    什么是更好的知识?

    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算作知识。
    知识有两种:

    1. 无繁殖能力的知识
    2.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显然,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比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更有价值;繁殖能力强的知识,比繁殖能力差的知识更有价值。

什么叫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呢?最好靠举个例子说明罢。 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有繁殖能力的知识,也是迄今为止我习得的最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再比如说,概率、统计,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之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赚钱……


personal photo

一般来说,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1. 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2. 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3. 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但若是竟然养成了猎奇心理,那就算是掉进坑了。

    如何研究新生事物?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根筋地生活的。对他们来说,最好什么都有唯一、正确、标准的答案、方式、手段;一旦答案是“ 看情况 ”,他们就一脸茫然,瞬间进入死机状态。

如何面对、如何研究新生事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测试。绝大多数人其实使用一贯的模式(当然那是他们唯一的模式)去面对、研究新生事物。可事实上,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实际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在任何时间点上出现的新生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它之所以出现,核心上来看,只是因为它相比之前的相对物更好而已,一旦它成功,它就不再是新生事物,而是现有世界的一部分,等待着被下一个新生事物所颠覆 —— 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甚至成千上百年之后。 最终,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

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切换一下模式,从“优先关注缺点模式”,转换到“优先关注优点模式”。

类比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事物的;
类比不应该是我们用来定义新生事物的。

可是,一旦进入投资领域,这样的操作系统就完全无法运转了 ,因为投资行为的核心本质有这么两个: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学习和投资的机会几乎无限多 —— 只有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变现才是可能的,且知识变现的金额才可能是巨大的。仅仅是我的上一代 —— 我父亲的那个年代里 —— 就没有这样的时代恩惠。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人分为两种,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和不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人又分为两种,多模式的和单模式的……

除了在跨界和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模式之外,我们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调整模式……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 。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这很清楚,不是吗?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活在未来。
生活幸福美满的窍门就在于比别人早半步,早太多了不安全,晚半步就始终遗憾,相对于别人不早不晚,其实就是一样,那就没意思。

如何活在未来呢?这听起来好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很简单,就两件事儿:

笃信逻辑。
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你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来的收入就会越高。
在我想明白并开始笃信的那一刻,我已经某种程度上“活在未来”了,只不过,我的未来需要时间证明,而我需要要用行动与耐心等待早已经决定的结果最终落实。

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
做好你的功课。 (Do your homework.)
咱是谁啊?!

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要求,是切实提高自己水准的前提 —— 我的确相信这事儿。
对自己抬高一点点要求,然后做足功课,更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关于圣人与榜样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原来所谓的“ 宽容 ”、所谓的“ 淡定 ”,竟然如此容易获得 —— 惊喜,绝对是惊喜。嗯,进步(升级)是获得、制造 惊喜 的最有效手段。

自欺欺人是装给自己看;欺世盗名是装给别人看,反正都是装蛋。
装蛋有无数种变体,可装蛋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

不要以为你干过的蠢事别人不知道,只是人家没空、或者懒得挖出来而已。唐骏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其实他何必呢?人又不笨,若是当初不投机取巧,不欺世盗名,现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的恩惠在于,普通人不必一定大富大贵,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成长、老老实实工作,做个中产阶级并不是很难 —— 早已不再是“必须你死才能我活”的时代了,真没什么必要欺世盗名的。

别装,千万别装。偶尔装装,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装圣人 ——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这跟不要尝试发明永动机是一个道理,多明显啊!

其实真的没必要装。 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样 —— 不一样的只是某些天生条件而已,可那些基本上真的都是 “脑”外之物 —— 比如,遗传的长相,或者继承的财富。 智商这东西,其实不遗传的,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也完全没必要顾镜自怜。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但这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很重要但常常并不被重视的变化就是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 在今天这个社会,三十岁的时候醒悟过来,和一百年前的人十五岁的时候醒悟过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时间段的增长,明显增加了可以获得并体验 复利效果的概率……

这就是时代的恩惠。

花几十块钱(人民币或美元)买回来的一本书,哪怕是有其中一点点的内容(有时哪怕是一句话而已)给我带来惊喜,已经很划算了!

这跟什么很像呢?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 习惯于这种提问,是让自己学会 融会贯通 的最直接手段……

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在“向他人学习”的行为上。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曾经,我也好像需要榜样的激励,后来放弃了。如果把榜样比作好书,理由就清晰了:

好书永远存在;
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同样的道理,

榜样永远存在;
值得当作榜样的人其实有很多;
曾经的榜样,很可能被颠覆,实际上经常被颠覆;
新的榜样永远远远不断;
即便是普通人也常常各有千秋……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完美无缺的榜样,只存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代里,不是吗?

把绝大多数人都当做正常人处理,其实挺解脱的;把别人以为的榜样、偶像也当作正常人处理,自己就变得更正常了。与此同时的 惊喜是,学习对象更多了、学习范围更广了,真是令人大喜过望。

做个正常人,和大家一起做正常人,挺好的。

其实大家都是正常人。

不能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知道自己改不掉,其实并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自己确实有缺点,自己却完全不知道,甚至以为自己其实是完美的 —— 这才是真正不可容忍的缺陷。
想改,却最终失败,大抵上都是“误以为改变是瞬间的事情”造成的。

改变常常是个过程,且是个很长的过程,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能够瞬间完成的改变大多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改变一下瞬间的站姿(其实也是个过程,虽然很短)很容易,但意义也不是很大,
彻底改变日常的错误站姿,却需要矫正很长时间,肯定很有意义;但,就因为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改变的难度就无限提高了。

这世界是动态的,人们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用静态的方式去思考、理解这个世界。

下个决心,是瞬间的事情,瞬间的决定,行动才是填补后面非瞬间的整个过程的实际内容。若是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直接把 “下决心的这个瞬间决定” 直接跳过 —— 它没必要存在;直接开始行动就好,这才是关键。

解锁这个关键之后,一切都显得明显了:

改变是个过程。
改变最初的时候很难显现。
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改变结果出现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耐心。
看到自己的改变,会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改变是过程,获得、积累自信也是过程。
看到别人已经改变的时候,不会盲目地羡慕,因为真正改变过自己的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自己清楚变化是个过程,知道这个过程在最初的时候不明显,甚至完全看不到,所以,你就不会误以为身边的人都没什么变化…… 也不会因为(许多年后)突然有一天看到朋友的明显变化而感到惊诧甚至懊恼……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绝大多数人成为父母之后,在孩子 0 ~ 3 岁的时候投入过多,耗费了过多的资源,到了孩子 15 ~ 18 岁的时候早已经耗尽资源,甚至,孩子早就成了 “事实上的负担”……

用力过猛还有另外一个害处:动作变形……

所以,很多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骄傲;用力再猛一点,就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炫耀 —— 这已经开始令人讨厌了;用力再猛一点,就会把孩子当作自己当初不曾实现的愿望 —— 这已经开始变得可怜了……

依照我的经历,我觉得健身是最容易的改变之一,因为它的外部限制因素很少,也几乎完全不依赖运气。但很多人在这种最简单的改变上,还是失败了。怎么失败的呢?就是最初的时候 “用力过猛” 造成的……

四处告诉他人 “自己就要变了!”
买很多配套服装、器材工具……
早期过份勤奋,甚至不给自己喘息机会……

因为早期经济投入太多,后期会出现经济危机;因为早期精力投入太多,后期会出现精力不足…… 因为早期过份勤奋,所以很多该做的事儿都被挤掉了,所以这些该做没做的事情最终会集中起来一起报复你,不信走着瞧!

千万别用力过猛。避免这个误区的核心在于,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最初的弱小。既然改变是个过程,那么就可以把“改变”理解成一股势力,最初相当弱小的势力,它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持续投入才能逐步壮大起来。它就跟花儿一样,上来就浇了太多的水,会被涝死的!

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行业里,是老师在塑造学生。这好像很自然,但更多的时候,曾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我,却更多的时候看到一个反过来的现象:

很多的时候,其实是那些学生在塑造老师。
人是很容易被“ 反向塑造 ”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再比如,同样是做销售,卖奢侈品的、卖高档商品的、卖中档商品的、买低档商品的,各自都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不信你就观察一下。

千万不要做免费的、公益的事情。你还没到那时候。

我写书免费公开在网上,是因为我确实不需要指望它赚钱,更重要的是,我 自信到不需要用市场衡量我自己。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公益的,是免费的,你得到的只能是赞扬——哪怕你做得并不好。这是关键,你可能做得并不好,但由于你是免费的、公益的,所以人家只能对你客气 —— 这其实是不真实的反应。

反过来,你收哪怕一分钱试试?只要你出了问题就会有人骂你,甚至不出问题的时候都有人骂你。

不会回避商业,该收钱就收钱,不能免费、不能公益——这是为了得到真实的反馈。

如果在你做得并不好的时候,依然得到赞扬,你最终只能被麻痹。而你不可能一辈子回避商业的,一旦开始玩真的,你就傻了,因为真实的世界(商业世界)全然不是你过往经历的样子。你被麻痹得越久,你越难以从瘫痪状态恢复过来。

在你做的其实很好的时候,依然被骂,这其实是好事,会让你心理上更成熟,承受能力更强。

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空话,这也不应该只被肤浅地理解。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 —— 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认真筛选自己面对的所有人,同样必要 —— 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大,人多势众,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更要小心,需要更多挣扎。若有可能,要认真选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 —— 因为, 地理位置很重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为重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莲花,那不是人;而人想要摆脱 反向塑造 ,不仅不可能天然做到,而且需要很多努力、很多挣扎。 人要真诚热爱自己 —— 然而,很多人其实没有这样的勇气。

小时候练脑子,下棋绝对是好工具。

倒是看别人下棋很有意思 —— 这倒成了我从来戒不掉的爱好。

观棋不语真君子。
落子不悔真君子。
真君子罕见。

输了,就得认。悔棋的人,就是那种遇到麻烦不肯买单的人 —— 之前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啊!

一点都不夸张,任何人大概都有悔棋的冲动(准确地讲,跟悔棋没关系,就是看到失败那一刹那的恐慌和懊恼),可一旦某人提出要悔棋,那么有一个判断就可以确定了:竖子不足与谋。因为能说出来悔棋,已经说明了很多细节:

技不如人且不自知的人很可怕;
不尊重规则的人无法合作;
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进步

如何才能避免制造麻烦?
最终的败局,其实来自于很多步之前的某一步错了 —— 从那一步开始,败局已定。后面的只不过都是其实毫无意义的挣扎而已。

于是,再往前推,就是“如何不走出那步败棋?” 而不是“我输了,悔棋行不行?” …… 观棋不语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总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厚下脸皮悔棋,可是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败棋是哪一步,于是,最终还是输掉,花了半天的力气,只是让自己输得更彻底,显得更傻屄……

所以说,

不制造麻烦的人不用解决麻烦。

“那我老婆不讲理怎么办呀?” 其实正确答案挺残酷的:

谁让你当初不认为“能讲道理”是择偶的最重要因素来着呢?

什么门当户对啊,什么高矮胖瘦啊,什么学历血型啊,都扯淡而已,只有能讲道理这个要求不可或缺。这一步走错了,败局早已经确定。这事儿凄惨在,当初一个人不在意对方是不是能讲道理的人,就说明他自己并不是在意讲道理的人,所以,等有一天他自己觉得麻烦了的时候,他更可能没意识到的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麻烦…… 更甚的是,这样的人通常就是那种只知道悔棋,不知道反思,不知道改进的人 —— 更是无解。

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1.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2.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3.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4. 进而,如何才能 “未卜先知” 呢?方法论是: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有个类比可以借用:

一杯水,放在冰箱里,会冻成冰,那个杯子的形状(水冻成冰之前的形状)可以推测出水冻成冰之后的形状;
可反过来,如果一块儿冰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化成了水,我们看着那水的形状,无论如何都倒推不出化成水之前的冰究竟是怎样的形状……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的是,研究方向不同,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我的意思是,研究焦点不同,也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研究他人的失败,就好像是第一种情况;研究他人的成功就好像是第二种情况。

我一向认为研究别人的成功很难,因为太多因素其实是隐蔽的;研究别人的失败相对容易,因为有更多更公开的因素可用来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看到别人失败了,看到别人遇到麻烦了,就要琢磨自己如何才能避免那样的失败那样的麻烦 —— 其实这是人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啊!
某次北京下大雨之后有人在车里生生被憋死,于是很多人都反应过来,四处求问,
而后才知道原来虽然玻璃无法敲碎,但可以从后备箱逃生……
而后才知道有些车竟然不可能这样!

当一个人从逆境中走出来之后,回头再看那逆境,暗流涌动的背后却可能是个机会,一个塑造传奇的机会。历史总是这样,它就像一条河,时不时地莫名其妙就产生了一处漩涡,大多数人被卷入漩涡,葬身河底,可总有一些人,“配合”着那暗流,走出一条生路,就成了传奇。

特朗博的策略,其实并不是他独有的,细看历史上所有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大抵上都差不多: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当这样的人走出来的那一瞬间,过往的对错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儿:他们走出来了。

《把时间当作朋友》

一切都靠积累。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们必须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的操作系统由概念和方法论构成。
我们要把自己进化为多任务、多模式的操作系统。
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要与、也只能与其他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分享,分享最终会形成惊喜……

“急智”其实并不存在,所有的“急智”,其实都是过往积累的结果与表现,而非“信手拈来”、“急中生智”。闲聊,即便常常确实是“生产途径”,但它也绝对是“生产途径”之一而已。
更多的生产,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生产,其实发生在闲聊之前的研究、探索与思考。